金融数据昨天提前发布了。货币供给量,广义货币M2的增长,从上个月的8.1反弹到了8.3。
广义货币M2,其实还有一个下限的,其实就是8%,如果跌破8%的话,大家其实心态上还是有一定压力的,这个数据还是比较明显偏好的。
5月份新增贷款是1.5万亿,这个数据也是要好预期的,唯一看起来有点弱预期的,就是社会融资总额,规模是1.92万亿,市场预期是2万亿以上,增速是降到了11%。
这几个数据需要拆解开,因为对于公众来说,或对于融资方来说,直接感受实际上就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这个速度其实是比较重要的。
另外一个就是新增贷款,因为是企业能够比较容易直接从银行体系当中拿到的钱。
社融主要是债券方面融资,特别是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融资的同比下降。
去年大家为了应对疫情,我们其实两方面的融资是加足马力往外放的,一个就是新增贷款,特别是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贷,带有一定救济补偿性的贷款,其实去年是激增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M2还能处于一个高位的话,其实挺不容易的。
去年另外一个增长,就是地方政府债,大家记得去年包括全国两会等等,特批的大量的地方政府债的提前发放,这是很大一块。
年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债几乎就没有动过,当然有预期,今年下半年会动起来。
也正因此,社融因为包括全部的社会的融资总量,所以债这块掉的比较厉害。
所以这其实是意味着,来自于一定政府救济性的资金确实有所减少,但是市场性质的贷款、 M2的增长还是好预期的。
总体来讲,金融数据上个月压力比较大,担心M2如果再破了8%的话,其实心理上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现在从8.1%反弹到8.3%,应该还是确定整个货币资金开始偏宽松了。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闽ICP备08105781号-11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481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服务号
完全没有必要过度敏感于货币数据的微小波动。在理解金融政策方面,央行一再表明是适度宽松、灵活的货币政策,以问题为导向,预调、微调属于常态化。大转向的金融政策,无论中美、日欧,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金融货币以及财税政策都是不会出现的。 有一个现象是必然出现的,那就是“资本市场”上,一定会有“有利于主流资本”利益的预测性推导。
今年全年GDP增速在8%以上,M2不大可能会跌破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