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数值(亿美元)同比变化贸易顺差48.8+219%*总出口额582.1+3.7%总进口额533.3-2.3%注:贸易顺差同比增幅对比2024年4月(15.3亿美元)1.出口增长
2025年4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长3.7%,达582.1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下降1.6%。这 ......
高中普职分离,普高录取率只有50%(全国平均其实为60%左右,据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职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人数的41.7%),这被认为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业压力大的重要原因。那么,取消普职分离,实行普职融合或者干脆就只办普通高中,让所有初中毕业生都上普高,能真正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吗?
答案可能依旧是:不能。
全部初中毕业生都可以上普高,不意味着学业竞争压力就减小,能进重点大学的学生,在所有初中生都进普高之后,比例只有5%左右,在学历社会背景下,学生们能不为这5%展开激烈竞争?另外,所有高中毕业生,将有一半左右进高职院校就读,为了不成为这一半,学生们也得拼命学习,但到头来,还是会有一半进高职。
在这种情况下,减轻学生学业压力,是不是取消高职,把所有高校都办为本科院校呢?即所有初中生进普高,所有高中毕业生进本科院校。而就是做到这一点,本科毕业之后找工作呢?大家都不愿意从事技能性工作,谁来做?出现这种情况,将会产生严重的学历高消费,以及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
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只有提高职业教育地位,彻底扭转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国教育发展就将走进死胡同,不但制造严重的社会教育焦虑,而且,也无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简单来说,我国必须从学历社会,走进能力社会,要围绕构建能力社会,重构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闽ICP备08105781号-11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481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服务号
不一样,18岁了,可以知道自己的选择。15的小孩就那么早放弃了,扔到社会上,太残忍,而且若干年后看,绝对又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现在中职已经可以对口本科了,不需要参加高考,录取就是四年制本科 。
一线教师的感受,50%算比较合理的,剩余的上职业学校的极大多数学生甚至相当一部分已经考上普高的学生,根本没能力学习好普高课程,单纯的扩招只会浪费资源而无法人尽其才。
其实根本不需要如此折腾,提高全体学生文化素质,可以不用中考分流一半到普高,一半到职高,可以全部上普高。高考时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进行高考预考,提前三个月,按五五开淘汰,进前50%,有高考资格,反之没有高考资格。淘汰考以各省或各市出卷。如此既能保证学生打下高中基础,又能减少高考人数,还能使更多家长圆了普高梦,更能使分流到职业学院的人文化基础提高,有利于扎实学技术文化。
职业教育也升级为本科或者更高学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啥要么中考对半分流,要么全上高中,为啥不折中(高中扩招到七八成呢)
进退两难的困境: 大学扩招后白领严重过剩,于是教育部开始加强中考淘汰率,让一半初中学生无法升入高中,去读高职和职校,这其实不合理。社会不断发展,从逐步普及十二年教育角度来看,应该是大学分层,既用大专生来取代中高职学生,从而让原先的中高职学生受到普及型的高中教育。且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中低端技能工作岗位日益减少,现在餐厅服务员都有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包括银行里原来柜台业务也几乎被手机银行所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