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数值(亿美元)同比变化贸易顺差48.8+219%*总出口额582.1+3.7%总进口额533.3-2.3%注:贸易顺差同比增幅对比2024年4月(15.3亿美元)1.出口增长
2025年4月,韩国出口同比增长3.7%,达582.1亿美元,远超市场预期的下降1.6%。这 ......
媒体报道,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那么月可支配收入1万已超过99%的人。在这里,可支配收入的定义是扣除个人所得税,扣除五险一金之后的剩余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
如果是按照这个可支配收入的定义,那其实个税之前及五险一金之前的毛收入,基本上月的毛收入要在1.4万到1.5万之间。那么。这个数据其实大家就有了可比性了。大家仔细想一想,如果能达到这个收入的,是不是能超过99%的人?
可能数据稍微有点偏激,但是。这也暴露了我们现在整个社会的收入结构,并不是一个纺锤形,也就是两头小中间大这个形状。而一个社会稳定性的结构,最重要就在于形成了一个收入纺锤形的社会。那么我们现在的收入结构是个什么样子呢?其实很大程度可能还是一个金字塔型。而且这个金字塔还不是一个陡峭的金字塔,是一个非常缓坡的金字塔。也就是说收入偏低的阶层数量非常之大,而收入高的阶层数量非常之小,但是他们又占据着极大的社会财富。
未来共同富裕其实就是要改变这种情况,希望真的能改变过来。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句话从古到今是有着充分的哲理。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闽ICP备08105781号-11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481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服务号
人均,四个老人、两个孩子,总共八个人,税后八万,还差七万七,加油
根据数据得出真实中国国情:月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三成;1000-5000之间的有六成;5000元以上的只有一成。
我们大部分处于这六成之中努力的活着,每月房贷车贷、父母孩子和信用卡。三成以下的人需要帮助,他们可能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孩子、中西部偏远山区的平常人,需要国家社会在医疗、教育、卫生等资源的援助。
这就是我们每天努力活着的社会,每日悲欢喜乐、为物质生活不断奔波。
以上数据应该还是比较客观的,如果结合今年疫情形式的话,实际数据可能更为惨淡。绝大多数中国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工资等,但除去吃国家饭的体制人,多数人的饭碗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稳固。当前疫情叠加疲软的全球经济形式,多金的互联网大厂都纷纷断臂求生,更何况庞大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了,温饱方敢思发展,眼下活着就是幸运,有工作就是人上人。
每月可支配收入1万,已经超过99%的人。近7成应届毕业生,税前月入6000元以下。
-人均可支配月收入:
在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5000-10000元区间4.52%,500-1500元区间约40.71%。
-近7成应届毕业生,税前月入6000元以下:
1万元以上的本科应届毕业生,仅占4.3%,6000元以下占68.1%。
-在哪里才能月工资过万?
平均工资前八(仅前三过万):1、北京 2、上海 3、西藏 4、天津 5、浙江 6、广东 7、江苏 8、青海
-做什么才能月薪过万?
仅三个行业平均月薪过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