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025年3月(亿欧元)2024年3月(亿欧元)变化幅度贸易逆差24.4217.59+38.8%进口总额92.6685.55+8.3%出口总额68.2067.86+0.5%进口增长原因1.商品类别增长:机械设备(+5.6%)车辆及运输工具(+0.6%)化工产品(+1 ......
2021年第三季度,阿斯麦收入389.9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2.42%,净利润129.46亿人民币,同比大增63.84%。
分产品看,EUV出货15台,收入163.54亿人民币,相当于每台10.898亿人民币;DUV出货32台,每台4.6亿人民币。
分地区看,中国台湾占比46%,韩国占比33%,中国大陆和美国分别占比10%。
从订单看,Q3阿斯麦订单量达459.3亿人民币,其中,215.58亿人民币来自EUV。
——以台积电、三星、海力士、Intel、美光等资本开支带动,半导体设备需求持续上行,全球光刻机需求强劲。
五大半导体设备商市值:——“卖铲子”的上游行业赚钱啊!
1.阿斯麦:市值20990亿人民币 荷兰公司
2.应用材料:市值7772亿人民币 美国公司
3.拉姆研究:市值5140亿人民币 美国公司
4.东京电子:市值4472亿人民币 日本公司
5.科磊:市值3228亿人民币 美国公司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闽ICP备08105781号-11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481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服务号
垄断掐脖子的事干多了,迟早是白菜价的下场,也有可能自来水的价,中国加油,华为加油
主要是人工费和专利费,国外服务费贵的出奇,挣发展中国家的钱,所以他们生活很好,我们能造出来,可以降到四五亿一台
为啥国内外企业赚钱的逻辑不一样,别人是控制产量提高价格,赚第三世界的钱,咱们是疯狂扩产摊平股价,赚股东的钱,真是一群目光短浅的老鼠
按销售额计算,大陆才买了8台DUV,我们要自己加油造!
一家咱们的供应商都没有,咱们对核心技术实在不是人家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