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英国的年通胀率上升至3.8%,高于6月的3.6%,也超过市场预计的3.7%。这是自2024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价格上涨主要来自交通、餐饮酒店和食品等部门。具体数据如下:项目2025年7月通胀率2025年6月通胀率总体通胀率3.8%3.6%交通3.2%1.7%餐饮与酒店3.4%2 ......
目前中国与G7国家每月进出口总额1300亿美元左右,占中国每月进出总额的比例在30%左右。
这些年,G7在中国贸易中占比,是不断下降的。中国与更多的国家开展了更多的贸易。
美国是G7中与中国贸易额最大的国家,每个月双方贸易来往达到了600亿美元左右,反而比贸易纠纷之前更多了,占比上也没有降低,总体维持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14%左右。
德国与中国贸易金额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例目前稳定在4-5%左右,总金额有所扩大。
日本与中国贸易额虽然不及美国,但总金额也不少,每月在300亿美元上下,不过日本与中国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例不断下降,目前在6-7%左右。
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和英国在中国对外贸易总额比例目前稳定在1-2%左右,总金额有所扩大。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闽ICP备08105781号-11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481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服务号
为什么要搞内循环,就是未雨绸缪做好跟发达国家贸易额减少的准备。
如果被这些国家科技封锁,影响大部大
和美国对抗的结果延伸到了欧盟G7,辐射下去,你会发现还有非洲拉美,渐渐的还有东盟,蝴蝶效应。
断了与g7的贸易,对友好国家进行贸易批发,让友好国家高价卖给g7,这样既让友好国家当中间商赚差价,还能保全咱们的制造业,也能获得制造业定价权,同时也避免和g7产生贸易纷争,同时健全中国的国际数字货币,国际支付系统。
单从贸易额来讲占30%,少了这部分,相关的原材料等进口额少多少?从G7进口的芯片等没有了,相关产业拿什么东西生产(如手机,电脑)?帐不应该这么算。
问题很大才对吧!这都是主要经济体,并不局限跟他们做生意哦,担心的是发散效应,跟他们做生意的其他国家被要求屏蔽咱,咋整
中国关起门来照样过的很好,毋庸置疑。
中国30多个省份相当于30多个国家,我们近15亿人口,我们的消费群体太庞大了,我们做好自己就足够了!
大可不必过分耽心,欧洲离开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和市场,只有死路一条。其中,中国是最大的市场和合作伙伴与投资之地,离开中国的市场,离开俄罗斯的能源,欧洲的唯一的道路一一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