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贸数据 > 社区

为什么我们不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石油?

数据客楼主 2022-03-31 10:17:03

从今年以来,受国际油价影响国内油价95一路飙升至9元以上,92汽油也处于高价,目前由于俄乌战争,俄罗斯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禁止进口俄罗斯能源,但为什么我国不趁此机会减少中东石油进口从而加大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降低国内进口石油的成本,拉低油价?

主要是俄罗斯石油的油质不是太好,就像我们过去大庆油田的油质,杂质太多,没有中东轻质原油好用。其次路途太远,如果用油轮,从黑海出发没有从中东进口实惠。从北冰洋又不是常年通航,其三,通过管道也是路途远,现在也建立了输油管道,从中国西部和东北进入,但我们国家主要石油消费市场在东部和南部,国内同样有个运输成本的问题。就如天然气,俄罗斯输送天然气到中国输气管道漫长,基础设施投资巨大。

我们不是没有进口俄罗斯油气,都是限于运输成本,俄罗斯远东地区尚未开发,又不敢让我们帮它开发,怕我们觊觎他们远东领土,俄罗斯人毕竟属于欧洲文化圈,他们的政治经济重心要转移到东方来很难。

如果我们大量的建油库,储存了很多石油,有了足以抵御短期油价波动的能力,三桶油咋提价呢?

俄罗斯原油是高含硫原有,加工难度大对炼油设备的腐蚀损害较严重,需要专门提炼高含硫的炼油装置才可以提炼俄罗斯原有所以俄罗斯原有不可能大量进口,进多了也无法消化,这就是俄罗斯原油不能大量进口的原因。

为了维持和其它地区的贸易往来,过度依赖其中一方容易陷入被动局面。虽然不管是从地理位置还是关系交往上看,从俄罗斯进口石油似乎都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但如果过度依赖的话,局面可能就会非常被动。

能源是一战略资源,不能跟其他货物一视同仁。

数据说话:2022年中国石油进口来源国及所占比例:

俄罗斯超越沙特成为第一位,沙特阿拉伯紧随其后。澳大利亚第三,伊拉克第四,其余国家占比很小。能源安全的第一条就是渠道多元化,尽管如此我们也提高了从俄罗斯进口的份额,已经算是大量进口了。

分散进油也有好处,假若有一天与某国关系交恶,这一下麻烦来了,不但国防安全,还有国计民生也会遭受重大打击。

西方人常说:鸡蛋不能放在一个蓝子里便是这个理。

再说以前俄中只有一条油气管道,现在在建第二条,将来还有建设第三条也有可能。从目前俄中关系再到俄乌战争开始,俄罗斯的输入我们的油石只会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便宜。

但是多方并举依然会执行,是我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2

货比三家是经商之道,世界石油的出口和进口竞争激烈,多渠道进货,是立足国内石油市场长期稳定的保证。

我们石油进口多元,从安哥拉、伊朗、伊拉克、委内端拉、俄罗斯再到米国。

我国是一个大国,一般的国家油气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像伊朗一天95万捅,不够我们零头。齐头并进,多面开花,是不得已的办法。已前传闻我们的石油储备可供四十五天,不知现在可储备多少天。

不管是储备还是每天的汽车用油,航空用油,石化等都是天量数字,也是一个复杂繁锁的工程,建石油储备库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一座几重也得好几年。

中国一直在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但即使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低价原油,汽油价格也不会降下来,一是因为国内定价是参照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二是怕欧洲人知道了眼红。

因为油品涨价,中石油、中石化利润大涨。

石油,即是国家战略物资,又是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石油成为了国际政治经济交往的制衡手段和和重要砝码,对石油的掌控和安全,历来都受到各国高度重视,尤其是大国,更是有着完备的保障体系。

我国从上世纪的自给自足到现在超越美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国家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的智慧精力和财力,既要立足现在,又要确保长远,面对动荡变幻的国际形势和波云诡谲的石油市场,多个预案多点考虑多种方式多种渠道是十分必要的,况且事涉国际关系稳定和国际贸易规则,更不能单纯思想,简单处之。

石油的主要成本在勘探,开采与储运。尤其是后者储运,石油乃易燃易爆,腐蚀,易挥发,有毒重污染的液体材料,储存和运输难度大,固石油储运成本高,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每天的储存费用和投资利息不断累加,使之成本越来越高甚至成为石油的主要成本,还不如随用随买方便,实用,便宜和划得来。所以,俄罗斯石油再便宜,亦受石油运输和储备能力以及成本的限制,不是你有钱想咋买就咋买的。

要计划在新疆喀什市附近的合适地方建立能源区,储存中亚和西部石油区。中国东部人口密集,也是没有这样大空间储,西部重市,刚好能满足,人口少,地方大,周边的石油国家多等情况,发展西部能源也是未来需要。至于,保卫工作,中国政府管理会充分考虑的。

  • 2025年上半年武汉市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5.5%
    总体经济数据指标详情地区生产总值(GDP)10592.80亿元,同比增长5.5%第一产业增加值193.3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488.03亿元,增长4.0%第三产业增加值6911.43亿元,增长6.3%农业生产指标详情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6.09亿元,同比增长4.1%农业产值增长增 ......
    9小时前
  • 2025年上半年西安市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5.5%
    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数值地区生产总值(总值)6358.16亿元,增长5.5%第一产业增加值118.65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699.61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4539.90亿元,增长5.2%农业生产指标数值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0.16亿元,增长3.0%夏粮产量69.93万 ......
    23小时前
  • 2025年上半年新疆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5.7%
    地区生产总值指标详情生产总值9846.48亿元 (增长5.7%)第一产业640.43亿元 (增长5.2%)第二产业3876.14亿元 (增长5.9%)第三产业5329.91亿元 (增长5.5%)农业生产指标详情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95.75亿元 (增长5.6%)农业产值增长增长5.9%林业产值增长增长26.6%牧业产 ......
    1天前
  • 2025年上半年山西省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3.8%
    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值增长率/变化地区生产总值11463.7亿元增长3.8%第一产业增加值434.9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4642.2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6386.6亿元增长3.8%农业生产指标值增长率/变化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79.1亿元增长3.8%夏粮总产252.0万吨增 ......
    1天前
  • 2025年上半年甘肃省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6.3%
    类别指标数值或增长率GDP总体地区生产总值6468.8亿元,增长6.3%第一产业增加值410.5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2286.7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3771.6亿元,增长5.5%农业生产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6.2%夏粮产量341.01万吨,下降1.8%蔬菜产量592.6万吨, ......
    1天前
  • 2025年上半年成都市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5.8%
    类别指标数值或增长率总体经济地区生产总值12108.2亿元(增长5.8%)第一产业增加值186.7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3267.4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8654.2亿元(增长6.0%)税电指数105.1(生产指数105.9,销售指数104.2)农业生产园林水果产量增长6 ......
    1天前
  • 2025年上半年长沙市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5%
    类别指标数值增长率/变化地区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7640.38亿元增长5.0%第一产业增加值200.0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712.09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4728.25亿元增长5.0%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4.90亿元增长4.6%工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固定资 ......
    2天前
  • 2025年上半年重庆市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5%
    地区生产总值指标详情地区生产总值总计15929.58亿元, 增长5.0%第一产业714.82亿元, 增长3.1%第二产业5555.75亿元, 增长4.2%第三产业9659.01亿元, 增长5.6%农业生产指标详情夏粮播种面积565.8万亩, 增长0.1%夏粮产量126.5万吨, 增长1.0%蔬菜产量1313.9万 ......
    2天前
  • 2025年上半年陕西省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5.5%
    类别具体指标数值/变化备注/增长率生产总值地区生产总值16828.01亿元同比增长5.5%第一产业增加值782.27亿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6807.07亿元同比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9238.67亿元同比增长5.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0%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3.1%夏 ......
    2天前
  • 2025年上半年福州市经济数据表:GDP同比增长5.8%
    类别指标值增长率GDP总值6556.13亿元5.8%第一产业增加值298.53亿元4.4%第二产业增加值2323.66亿元6.3%第三产业增加值3933.94亿元5.5%农业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15.32亿元4.3%种植业产值-3.1%林业产值-6.5%畜牧业产值-1.3%渔业产值-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3%工 ......
    2天前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闽ICP备08105781号-11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481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