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025年3月(亿欧元)2024年3月(亿欧元)变化幅度贸易逆差24.4217.59+38.8%进口总额92.6685.55+8.3%出口总额68.2067.86+0.5%进口增长原因1.商品类别增长:机械设备(+5.6%)车辆及运输工具(+0.6%)化工产品(+1 ......
近日,央行官网“工作论文”专栏刊发一篇《关于我国人口转型的认识和应对之策》的文章,提出应全面放开和鼓励生育,解决妇女在怀孕生产、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困难。文章指出,我国人口将在 2030 年达到 14.6 亿的峰值后趋于下降,2050 年降为 14.0 亿。作者建议,全面放开生育,创造良好的生育环境。此外,作者建议促进教育和科技进步,控制房价让年轻人有敢于创业创新的勇气。而提及重视教育问题的时候,作者在文中声称,要重视理工科教育,“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
不管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说明了他对文科生的鄙视之意。虽然一开始看到这个结论时很生气,但是如果从作者职业的角度想想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文科的范围很广,包括人文、社科两个大类,覆盖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等。
文科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到底有什么促进作用?这个问题一直是争论为休,谁也无法说服谁的问题。作者从自己在银行工作的角度来看,自然会得出从事文字工作而不是制造生产和玩弄资本杠杆的文科生,于社会没有多大益处的结论。
这个结论很伤人,但是有一定道理。文科生作为现代知识生产流水线上的批量产物,其绝大多数人对社会进步的直接作用确实有限得很,这点得承认。
赫鲁晓夫就把苏联的知识分子分成两类:理工类知识分子和人文类知识分子。赫鲁晓夫的立场很鲜明:多点理工类知识分子,少点人文类知识分子。因为前者能让苏联强大起来,后者只会给苏联添堵!
Copyright 2024 gotohui.com闽ICP备08105781号-11闽公网安备35011102350481号
微信小程序
微信服务号
百无一用是书生,此说法不无道理
目前理科一本录取比例要高于文科,且文科生多和房价高、人口结构不合理的现实并无必要联系,所以不明白这篇文章的基本逻辑是什么。 所以我个人还是赞同今年两会期间,一位代表的提案的:适度降低小学、初中阶段英文授课的强度,增设一门逻辑课。
身为文科生也无力反驳
求底蕴,理科是求发展,不能抛弃底蕴谈发展
文科确实不能太多。毕竟文科生大部分都不会从事直接创造价值的工作。大部分文科生最后都成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文职。说实话大部分艺术生都是学文科的。艺术生才是真的应该控制的人口。
个人感觉完全是挑动学术矛盾,当前高校文理科招生比例起码是1比3,国家整体的自然科学素养要超前于社会科学素养。从社会现实来看,当前国人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的紧迫性远高于数理学习,更不用说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更是滞后。
毕竟不能指望文科生去发展实业
穷理富文,国家穷的时候需要大量理工科人才,以实现现代化。现在富起来了,就需要人文社科人才,进行文化自信的建设,掌握话语权。